
数小时前,白宫宣布政府“关门”了,原因是参议院未通过新的政府预算。特朗普政府正式进入停摆状态,这也是美国七年来首次遇到这样的情况。白宫内外的气氛紧张,国务卿鲁比奥甚至警告说:“这可能会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安全。”目前,两党依然在激烈博弈,政府什么时候恢复正常,尚未可知。
特朗普在发言中提到的三点问题,前两点无非是为了博取同情和做些空泛的承诺。他说豆农在苦苦挣扎,政府需要补贴帮助,但第三点则显得十分荒唐,他竟然指责中国没有履行协议,甚至说拜登无能。这话谁会相信呢?当初签订第一阶段的中美贸易协议时,中国可是按约履行了承诺。比如,2021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量达到了3162万吨,接近2017年最高水平。之后的几年,这一数字也稳定在2000多万吨,始终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。
展开剩余81%真正影响贸易的是美国自己的政策。今年2月,特朗普加征了10%的关税,3月又把关税提升到20%,迫使中国不得不反制。结果,美国的大豆出口急剧下滑。今年前七个月,美国对华农产品出口减少了53%,其中大豆的降幅更是高达51%。4月的一周,美国大豆对华出口从7万吨骤降至1800吨,降幅竟然达到97%。这明显是美国自己设下的障碍,怎么能怪中国不履约呢?
至于美国豆农的困境,这并非突然发生。早在今年8月,美国大豆协会就给特朗普发出紧急信,警告说新一季的大豆即将收割,但中国一单订单都没有,农民们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。然而,特朗普当时只顾着进行关税战,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。现在,700万吨的大豆堆在仓库里,部分甚至烂在田里。中西部地区的仓储设施早就装满,损失直接超过了40亿美元,连带影响的损失更是高达180亿美元。
艾奥瓦州的农民们愤怒地指责特朗普的政策毁掉了他们的生计,堪萨斯州的农民也表示无法再等下去。然而,特朗普对此毫不理睬。9月,皮尤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也显示,特朗普在美国农业大州的支持率正在快速下滑。爱荷华州、伊利诺伊州这些曾经的“铁票仓”,如今支持率急剧下降,特朗普自然急了。
他现在突然对豆农表现出关心,实际上是在利用这一点转移公众注意力。白宫停摆让他焦头烂额,民众的批评声一片,支持率也面临崩溃。此时,将大豆问题摆在桌面,一方面是为了表现自己关心农民,另一方面则将矛头指向中国,说中国不买美国大豆导致这一切,这样可以把国内的矛盾转移到中美贸易上,争取更多时间处理停摆的危机。
同时,特朗普也在担心中美即将进行的第五轮关税谈判。大豆问题对美国来说是软肋,而国土安全部也曾表示,即便政府停摆,关税政策也不会改变,这无疑使得特朗普更加担忧。为了防止中国在谈判中利用大豆问题向美国施压,他急忙主动提出谈判。
然而,特朗普忘了,中国已经不再依赖美国的大豆了。从美国加征关税那一刻起,中国便开始寻找替代品。今年4月,中国从巴西购买了240万吨大豆,而原本应该由美国供应的订单。9月,阿根廷取消出口关税,中国立刻下单购买了65万吨大豆,全部从巴西进口。更重要的是,中国早已与巴西、阿根廷签署了长期合同,并且建立了跨境区块链溯源平台,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。
今年,中国从美国的进口量几乎为零,全部转向了南美国家。今年的订单量大幅增长,甚至比去年翻了一倍。尽管美国议员不断批评阿根廷“背叛”,但阿根廷并不在意。市场就是市场,谁有便宜,谁就赚。美国凭什么指手画脚?
此外,特朗普提出的补贴措施,已经失去了效果。美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表示,今年的补贴分配并不公平,最需要帮助的豆农并未得到优先支持。明尼苏达州的农户,曾有60%的大豆出口到中国,但他们得到的补贴却和其他州的农户一样。这些补贴根本无法弥补农民的损失,因为肥料和农药的价格上涨了12%,而大豆价格却下跌了23%,单靠补贴根本无法弥补成本。而更糟糕的是,美国农业设备的大部分零部件依赖中国进口,关税一加,设备购买困难,农业基础设施也停滞不前。
综上所述,特朗普此时急于和中国谈大豆问题,根本不是为了帮助农民,而是为了利用大豆作为筹码,为自己的政治危机找出路。然而,中国早已看透了他的把戏,早在加征关税时,特朗普就应该关注农民,而不是在问题爆发后才急于求助。美国如果真心想帮豆农,应该立即取消不合理的关税,而不是用这些转移矛盾的手段。否则,最终吃亏的还将是美国的农民,因为中国在全球大豆市场占据60%的份额,换一个供应商并不难。失去了中国这个大客户,美国的大豆市场份额将难以找回。
发布于:天津市